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Dr.東:疫下裁員及家庭壓力易誘發生蛇 皮膚現紅點水泡勿輕視

    香港時間
    2021年03月10日(三)
    11:47更新06:00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工作壓力大可增加生蛇風險。
    1/4
    都市人生活忙碌,不時出現小病小痛,但多數人疏於理會,小病隨時變大病。相信不少人都經歷過皮膚出現痕癢、紅點的常見情況,往往當作敏感或濕疹等處理。惟有專科醫生指出,若皮膚出現紅點及水泡便不應輕視,有機會屬帶狀疱疹,即「生蛇」,若置之不理,後果非常嚴重,若生蛇上眼或入耳,更有機會致盲及耳聾,呼籲市民不要輕視,有症狀應盡快求醫,把握治療良機。
    老人科專科醫生葉珮嫦表示,生蛇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但凡感染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生蛇。當水痘愈合後,病毒會潛伏人體神經,處於休眠狀態,隨時會再度活躍,並引致生蛇。當身體免疫能力較弱,如面對龐大壓力和天氣轉變等,都可誘致病發,屆時病毒會沿着脊髓神經去到連接的皮膚表面,形成紅疹。生蛇可在任何時間及任何身體部位發病,最常見的發病位置為背部及腰部。葉稱,過往有病人甚至在舌頭、眼睛及肛門等的位置生蛇。
    葉指生蛇的首周為黃金治療期,醫生會按情況給予特效藥及外用藥膏作消炎及抗病毒,病人有較大機會可完全康復。相反,若延遲治療,即使生蛇患處的皮膚好轉後,亦可能出現後遺神經痛,當輕觸患處,會有火燒刀割的感覺,增加患者心理壓力。
    她提醒,50歲或以上人士病發的機率較高,有需要可按醫生指示注射疫苗。她分享,過往曾有104歲的病患因生蛇求醫,幸好於發病72小時內求診,最終可在2日內康復,反映及早求醫的重要性。她又指疫情下,不少人擔心被裁員及家庭壓力增加,令壓力上升,生蛇的年輕患者較以往急增數倍,提醒市民可適度疏導情緒,減低生蛇機會。
    ※有你最關心的醫健資訊,請瀏覽:
    葉珮嫦認為市民對生蛇的意識低,建議若現紅疹便應盡快求醫。(區慧盈攝)
    凡感染過水痘的人都有機會生蛇。
    生蛇可在任何身體部位出現。(受訪者提供)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