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學生生涯規劃在疫情下面對新挑戰。(洪紫嫣攝)
新冠肺炎疫情下,畢業生求職處處碰壁,中學生的生涯規劃課程也被迫中斷。學校雖已有限度復課半日,但往往因追趕課時而無瑕顧及學生的生涯規劃。聖雅各福群會「I am...」青年職學平台今日(27日)舉辦圓桌會議,探討疫情下中學生生涯規劃的挑戰和新需要,有校長期望政府鼓勵業界舉行學生實習活動,給予他們探索事業路向的機會、與會的老師則反思現行教育制度,期望調整課程讓學生可應對職場的挑戰。
「I am...」青年職學平台訪問近500位中學生及大學生,結果顯示48%受訪者認為,缺乏實習機會及職場經驗令他們升學、就業更有限制;47%則指,在家學習的新常態令他們無暇顧及生涯規劃;67%期望學校及社福機構能安排實習機會,讓他們探索事業路向。
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方仲倫校長表示,疫情下生涯規劃活動減少,學生欠缺機會探索個人事業路向。現時學校雖已有限度復課半日,但往往需要追趕課時,難以兼顧生涯規劃活動。學校即使邀請舊生分享,但始終不及面對面的交流、體驗來得真實。他期望能盡快全面復課,給予學界空間舉辦上述活動,也希望政府與業界能有一定默契,鼓勵業界讓學生到公司實習、交流,學習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巧,尤其較為弱勢的學生更需要這些機會。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楊庭威老師亦稱,新常態下更需要反思現行教育制度,能否裝備學生,應對職場的種種挑戰,例如提問及溝通技巧、自主搜集資料的能力等。因此,他與同工也開始調整教學策略,以回應學生的個人化學習需要,而非將一式一樣的教材應用至全體學生。
初創企業Generation Hong Kong行政總裁鄭浩維亦指,商校合作的活動有助學生了解職場所需的技能。學校也可以嘗試把這些技能融入課程,例如讓學生主導簡單商業項目、解決社會問題等,讓他們從小培養自主學習、迎難而上的精神,並嘗試應用所學。
此外,「I am...」青年職學平台的手機應用程式也透過配對青少年和業界人士,提供個人化的生涯規劃服務,2019年推出至今已有1.5萬用戶。
《香港疫慌》專頁: 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