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指消費券或觸發報復式消費 惟通關才可長遠復甦經濟

202106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斥資約360億港元向港人發放5,000港元電子消費券,並將會在下月4日起開始接受電子或書面登記。有商界代表今(26日)稱,消費券或可引發「報復式」消費,為不少企業帶來商機,但消費券只是「塘水滾塘魚」,難以支撐,必須通關才可長遠復甦經濟。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在電台節目形容,電子消費券對很多企業是「久旱逢甘露」,期望市民在仍未能外遊時,在暑假傳統消費旺季可引發「報復式」消費。參考內地經驗,消費券會產生槓桿效應,衍生高於消費券面值的經濟效益,不少商戶已推出針對性的優惠,希望政府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鼓勵市民消費。
然而,史立德表示,消費券始終是「塘水滾塘魚」,香港屬小型經濟體,經濟增長終依賴外來因素支撐;通關才是最重要,尤其是開放大灣區,長遠協助本港經濟復甦。
政府早前稱,市民可在7月4日至8月14日,以電子或書面登記電子消費券,最快可於8月1日取得第一期消費券。發放的4個儲值支付工具的派發期數有所不同,支付寶香港、Tap & Go「拍住賞」及WeChat Pay HK將分兩期派發,八達通則分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