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定義含糊不清 團體促政府清晰解說

202202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社區智庫平台「民生圓桌」向政府代表遞交請願信。(蔡偉洲攝)
疫情數字創新高,坊間開始質疑政府「動態清零」的抗疫手段,亦不清楚與「清零」之間的差別。有團體今日(8日)到政府總部請願,指市民對「動態清零」概念認知不足,政府應加強解說工作,即出現本土病例時,通過綜合防措施撲滅疫情。另外,團體又促請政府增加接種誘因,並提供相關配套資源,同時為受圍封檢測而未能上班人提供津貼,又指現時不應考慮「與病毒共存」。
社區智庫平台「民生圓桌」於今年1月31日至本周日(6日)訪問1,302名市民,83%受訪市民贊成政府現階段以「動態清零」作為抗疫手段,而政府應持續分別發布因感染新冠Delta及Omicron死亡、重症、入院數字;同時58%受訪市民贊成長遠應為病毒常態化作準備。此外,有62%受訪市民認為政府與其不斷收緊防疫政策,倒不如為接種疫苗提供誘因及考慮修例,目標是第一劑達90%接種率,以減低重症死亡率。
「民生圓桌」發起人、西貢區區議員張展鵬及張美雄,建議政府採用先堵漏及「動態清零」的方案,而與其不斷收緊防疫政策,倒不如為接種疫苗提供誘因,包括提高接種疫苗人士免稅額或增加長者醫療券金額作體檢用途,並善用疫苗通行證,增加市民整體接種率至90%以上。
除了增加檢測量,團體亦建議政府在全港18區增設津貼或免費予長者、長期病患及有過敏歷史注射前身體檢查中心,令他們可放心接種新冠疫苗。同時間亦可向不合適接種人士發豁免證明書。此外,政府應考慮增設強制檢測在職人士每人每日300港元津貼 ,短期內全民派發快速檢測包等。2名議員亦透露當局只為每名區議員提供100個檢測包,惟區內需求龐大,促請政府從善如流,提供更多快速檢測包,令市民可自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