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理大發現短時間形成驟旱比例上升 易生極端氣候現象對港構威脅

    香港時間
    2022年04月20日(三) 12: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理大研究發現,驟旱現象有加快形成的趨勢。
    1/2
    香港及內地南方地區較常受颱風、暴雨及洪水災害影響,香港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在南方及世界多個地區,驟旱現象有加快形成的趨勢,在2000年至2020年期間,5日之內形成的驟旱,佔同期所有驟旱的比例上升達19%。進行有關研究的學者指,土壤水分枯竭得快,意味着早期預警的指標較少,影響對抗旱情的準備工作,甚至令農作物和社會承受較普通旱情更為嚴重的打擊。
    由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助理教授王碩帶領的團隊,研究指普通旱情需時5、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醞釀,始達到最大的強度。但在2000年起21年期間,短時間內形成的驟旱,佔同期所有驟旱的比例上升。
    王表示,驟旱形成時,伴隨氣溫較平均溫度高及降雨不足,從而引發例如驟旱和熱浪同時出現的複合極端氣候現象。由於城市往往有較明顯的熱島效應,驟旱對香港等城市化地區,或會造成更嚴重的威脅。驟旱隨着土壤水分快速消耗而演變,可能導致生態系統和農業系統的失衡。有關研究剛在《自然·通訊》發表。
    王碩(左)指,驟旱對香港等城市化地區,或會造成更嚴重威脅。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