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港兩萬人患銀屑 頭皮最難醫 新藥16周有改善

    香港時間
    2022年06月09日(四)
    09:17更新02:30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1/4
    對於銀屑病患者而言,除了皮膚無間斷乾躁痕癢、疼痛外,外觀上的影響亦令其尷尬不堪。銀屑病患者飽受皮屑脫落、指甲從指甲床中分離、指甲增厚等痛苦,而頭皮為最常受影響的「難治」身體部位。醫生指新一代生物製劑可有效控制免疫系統自我攻擊,藥效可長達5年,且在治療頭皮及指甲的位置時,第16周可獲明顯改善。
    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表示,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免疫系統失調皮膚炎症,免疫系統的自我攻擊,導致體內發炎因子過多,使皮膚細胞過度增生。銀屑病的損傷是粉紅色或紅色,覆蓋着銀白色鱗屑,嚴重程度隨時間而變,此病成因或跟情緒壓力、上呼吸道感染、藥物、季節變化及遺傳有關。銀屑病在港並不罕見,每年有逾500宗新症,估計本港現時逾兩萬名患者。他引述一項逾4,000名成年患者的研究指,在難治區域的銀屑病部位,包括頭皮、面部、手掌、腳底、指甲及生殖器,當中頭皮為最常受影響的身體部位,佔43%。
    雖然現時銀屑病可以外用藥物、光療法、口服藥物等作治療,惟受到多種局限,傳統生物製劑的藥效持續約一年多便減退,病情或會再次失控。近年醫學界對銀屑病的發病機制有清晰了解,發現更下游的發炎因子可更有效控制免疫系統自我攻擊。臨床研究指,IL-23新型生物製劑可有效改善銀屑病,研究指90%患者使用相關製劑約5年後,可維持90%的改善。
    胡惠福(左)指出,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免疫系統失調皮膚炎症。(受訪者提供)
    銀屑病令患者的皮膚患處感到痕癢及疼痛。
    頭皮為銀屑病病人最常受影響的身體部位。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