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中電鐘樓文化館明開放參觀 講述本港電力發展史

    新聞觀看次數:7.2k
    香港時間
    2023年05月18日(四) 17: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電鐘樓文化館明起免費起開放予公眾參觀。
    1/2
    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的中電鐘樓近日完成保育,活化而成的「中電鐘樓文化館」明日(18日)起免費起開放予公眾參觀。館內將設有3個展區,包括介紹本港電力發展史等,同場另有展覽展出10項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傳統工藝及表演藝術等。
    位於何文田亞皆老街的中電鐘樓建於1940年,前身為中電總部。該建築由著名建築師關永康設計,樓高3層,紅磚樓房兩翼對稱,鐘樓處於大樓兩翼中央,設計展現當年歐洲流行的裝飾藝術,糅合簡約、對稱、幾何綫條等特色,是香港現存少數的國際主義建築風格建築。中電鐘樓2018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今年完成活化。
    中電介紹,經活化的中電鐘樓文化館,館內的展覽廳面積超過870平方米,開放參觀的3個展區分別位於地下及一樓。其中,「電力世界」展區介紹電力供應如何促進生活現代化和打造香港成為明日的「智慧城市」;「我家故事」展區則回溯嘉道理家族歷史,闡釋業務跟戰後香港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的關係。
    最後一個展區「人為.非遺」則由康文署轄下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策劃,以「衣與履」、「裝與飾」、「字與音」三大主題,介紹本地「非遺」項目,包括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皮鞋製作技藝、木家具製作技藝、花帶編織技藝、西金首飾製作技藝、玉器製作技藝、活字印刷技藝、貼揮春、印章雕刻技藝和南音。
    另外,文化館內設有咖啡店,店外庭園背靠加多利山,訪客可近距離細味富現代主義色彩的鐘樓外牆,以及鐵鑄窗框、窗鉸和玻璃窗戶等古蹟原件,同時與第5代山頂纜車退役車卡拍照留念。
    館內其中一個展覽介紹電力供應如何促進生活現代化和打造香港成為明日的「智慧城市」。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