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hk/bkn/cnt/news/20230525/photo/bkn-20230525093501698-0525_00822_001_01p.jpg?20230525113927)
近日退出器官捐贈的人士增加。
政府今日(25日)在立法會辯論相關動議時強調器官捐贈是非常崇高的行為,而每個器官都可以令到一個人重生,而跨境器官移植互助其實很多地區甚至國與國之間都有互助機制,甚至骨髓移植有全球有華人骨髓庫。
針對早前發生器官捐贈登記名冊事件,政府指看到少數人「別有用心」的破壞、「製造矛盾」,而這些人「埋沒良知」,「插贓嫁禍」去製造跨境互助影響器官捐贈意願的假象,又在網上看到很多造謠、造假的訊息來製造矛盾,指要識穿少數人造謠作假,危害正在輪候移植病人得到重生的機會,又指道理越辯越清,當局將聯同醫學界加強解說,令市民更明白及支持器官捐贈。
政府又指器官移植成效受不同因素影響,配對過程中,可能出現本地系統無法配對適合器官的情況,而香港與內地過去亦間歇性有進行跨境移植,強調有嚴謹的監察制度。政府表示,香港器官捐贈率偏低,每年只有幾十宗遺體移植個案,令有需要的病人平均要輪候5年,最長輪候年期達29年。
在議案獲通過後,政府指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登記和取消程序,市民均有「絕對自願」的權利,政府的言論只針對造謠造假的人,被問到會否擔心嚴厲措辭影響普通市民捐贈的想法,政府稱「無知」和「無恥」相似但有分別,如普通市民因假消息而取消登記則「絕對唔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