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推特別計劃為建造及運輸業輸入外勞之外,亦優化現行的補充勞工計劃,解禁26項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申請輸入勞工,事前無諮詢勞工界、勞顧會及立法會,被議員批評「行政霸道」。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今日(25日)出席電視節目時表示,每宗申請會由勞顧會審視,確保僱主曾有誠意地嘗試聘請本地勞工,包括聘請勞工處轉介的求職個案,以確保本地就業優先。
至於補充人手後,相關行業本地勞工的薪酬會否被壓低,孫玉菡指出,市場工資水平主要由本地勞工決定。這些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一定有本地人想做,只是數目不足。這類工種的工人絕大多數是本地人,外勞數目很少,目前的做法是繼續招聘本地人,外勞只補足嚴重不足情況,補充很小的數目,絕大多數仍是本地人做,所以工資中位數是反映本地勞動力。本港整體勞動力欠16萬名低技術工人,放寬輸入勞工限制時限2年,能配合2025年推出的大型人力資源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