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合併注射療法 助膝關節置換病人術後康復

    新聞觀看次數:22.3k
    香港時間
    2023年09月04日(一)
    08:53更新02:00建立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大學發現,合併靜脈及關節局部皮質類固醇注射產生的鎮痛效果顯著。(陳德賢攝)
    1/4
    膝關節置換手術是針對晚期退化性關節炎的手術,以減輕患者關節疼痛、改善下肢變形。惟一些病人手術後或感覺持續性疼痛,甚至延遲康復時間。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研究發現,合併靜脈及關節局部皮質類固醇注射產生的鎮痛效果顯著,有助術後即時加速身體功能恢復。現時醫管局轄下港島西醫院聯網已推行該療法,並為1,000至2,000名患者治療,一名72歲翁術後兩小時可自行落床上廁所。醫學院期望未來可推展至其他公立醫院,讓更多患者受惠,同時加快病床流轉。
    傳統治療方法會在靜脈注射(IVS)、關節局部注射(PAS)注射類固醇,減緩術後所造成的疼痛及關節發炎的現象。惟有研究發現,三分一的患者術後疼痛控制無法達到患者滿意水平,從而增加住院時間及出現併發症,延遲康復時間。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麻醉學系組成研究團隊,於2018年4月至2022年1月期間,隨機分配180名患者到4個組別,包括IVS、PAS、合併靜脈及關節注射(IVSPAS)、以及安慰劑注射(即無藥性),比較4組病人的疼痛緩解及康復參數,觀察指標包括疼痛指數、行走距離、屈膝曲度及出院時間。研究發現,使用IVSPAS的組別於術後48小時及72小時的疼痛分數不足2分,而滿分為10分,屬4個組別中疼痛分數最低。術後第一天行走距離方面,IVSPAS組別的患者可步行30米,較其餘3個組別多走約5至11米。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陳秉強強調,「不能輕看這5至11米路,術後第一天有這樣的分別已十分明顯」。術後第3天的屈膝曲度方面,IVSPAS組別可屈曲93度,同樣是4個組別之冠;另有67%IVSPAS組別的患者可直接出院返家,而毋須前往康復機構,安慰劑組僅38%、IVS組僅55%、PAS組則為59%。
    現年72歲的郭先生患有左膝退化性膝關節炎,於上月25日在港怡醫院接受左膝全膝關節置換,術後2小時已自行落床上廁所,郭先生表示,術前走路需要使用拐杖,過往曾有親人同樣接受膝關節置換,表示「會發炎、會腫」,而對手術亦有擔心,但接受手術後,除了有少許肌肉痠軟,完全無感到不適,術後4天更可出院獨立行走,他形容手術十分成功。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麻醉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智榮表示,合併使用IVS及PAS,術前可先靜脈注射,術中再於關節打局部類固醇,集中術後首幾天的痛症控制可相得益彰。
    郭先生使用合併注射治療後,術後4天可獨立出院行走。(陳德賢攝)
    陳秉強指使用新療法的病人於術後首天的步行效果十分明顯。(陳德賢攝)
    陳智榮表示新療法對集中術後首幾天的痛症控制很有效。(陳德賢攝)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