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預料明年底落成,首年以門診為主,次年則提供住院服務。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預料明年年底落成,屆時將分階段提供服務,首年以門診為主,次年則提供住院服務,共設250張住院病床及40張兒科病床,但醫院不包括急症室及婦產科。政府今日(28日)表示,中醫醫院以公私營合作營建,將有65%服務由政府資助,其餘35%則以私家模式營運,並會按市場定價,預計明年中可確定收費。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稱,中醫醫院將分為內科、外科、兒科、婦科、骨科,以及針灸科共6個科,並設腦退化等「專病」、即較「出色」的治療項目。有別於目前的中醫診所,中醫醫院可為有需要病人提供住院服務,張偉麟以突發性椎間盤突出或中風為例,部分患者活動能力可能受影響,甚至喪失自理能力,若能安排住院,更密切監察病情,以及了解治療後的反應,將能有更完整治療方案。
對於不設急症、全身麻醉手術及分娩服務,張偉麟解釋,希望中醫醫院以發展中醫為主或中西醫協作的服務,若要提供急症等服務,將較難集中發展中醫藥。
現時本港有18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內科門診按次收費120港元,當中包括最多5劑中藥,當局於去年10月起將每年服務名額由約60萬個增至80萬個。張偉麟指,增加名額後仍然爆滿,反映社區普遍接受相關收費水平,中醫院會按不同服務制定不同收費,亦會檢視市民承擔能力,以及相對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