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萬私家車合資格港車北上 當局稱向有關部門反映塞車嚴重

2024年06月21日 18: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車北上」塞車情況嚴重。
「港車北上」自去年7月實施以來,上月港珠澳大橋的雙向車流量達約36萬車次,日均約1.2萬車次,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20%。運輸及物流局指,港澳政府已同意進一步增加私家車配額,包括5,000個港車配額。有議員關注港珠澳大橋塞車情況嚴重,現有配套或不足以應付增加的車流。運輸及物流局表示,港府正積極與相關部門合作,確保大橋的交通流暢。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日(21日)討論連接陸路口岸交通安排。當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指出,「港車北上」去年7月實施至今,已有逾6萬輛香港單牌私家車合資格經大橋出行。大橋的使用量亦屢創新高,上月大橋雙向車流量共約36萬車次,「港車北上」佔每日大橋車流量約36%。
港澳私家車常規配額方面,港澳政府同意進一步增加配額,包括5,000個香港配額,並按需求及實施情況分階段予以發放。為進一步用好大橋及促進港澳之間的人員流動,當局正考慮劃出一部分新增配額,開放予所有香港永久性居民和香港註冊公司申請,,即有關申請者不受現時申請資格所限,並會適時公布有關申請詳情。
議員盧偉國指出,「港車北上」需求殷切,惟旅客上落配套不完善、出現車等人的情況,加上稍後實行的「 粵車南下」,問到整體大橋運作配套有何具體改善工作,以防「自駕體驗變成塞車體驗」。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麥震宇回應指,珠海口岸處理的車流量及客流量特別大,澳車北上、港車北上,及港澳與內地的雙牌車全部要經珠海口岸。港府有與珠海口岸及有關當局反映關注及意見,冀令市民有更好的出行體驗。
議員張欣宇同樣關注大橋的塞車情況,他提到,假日金巴需求旺,問及當局會否考慮推動金巴自動駕駛,料有助於出行高峰更靈活調派人手。麥震宇表示,大橋的當日最高車流量紀錄發生於今年2月13日,即年初四當日,達20,326架次。當局一直與香港及珠海相關部門聯繫,並採取多項措施紓緩問題,包括調撥口岸人手、發布即時通關資訊、現場疏導等。至於自動駕駛方面,麥強調「若果有呢個機遇,我哋一定會掌握」 。
香園圍口岸是港人北上最常使用的陸路口岸之一,現有3條巴士路線前往口岸。議員李梓敬關注,當局會否考慮再增設一條路線,由馬鞍山開往香園圍口岸,途經白石角或大埔其他地方。麥震宇稱,現時行走沙田、大埔及北區的B7、B8巴士路線,已途經主要交通交匯處及區份,在假日或平日繁忙時間有不少人使用,當中包括轉乘的乘客。署方會再作檢視,視乎路線客量、口岸設施的承載能力等,再考慮會否增設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