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過來人阿成(左)指吸食太空油非想像中般chill 。
俗稱「太空油」的毒品依托咪酯,近年開始在香港流行。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今日(27日)發布「太空油毒品」認知問卷調查結果,發現27.3%受訪者不知道「太空油毒品」的禍害。該中心同時在526個跟進中個案,其中66人有吸食「太空油毒品」,年齡最小的受害者僅12歲。曾為吸食者的15歲阿成(化名)指,「太空油毒品」容易上癮,最高峰時曾每天都吸食,特別在聚會或壓力大的時候。他又指吸食「太空油毒品」後情緒愈發暴躁、記憶力變差,甚至失去知覺長達6小時並需送往醫院。
該機構去年9月至12月期間,透過網上邀請市民及接受中心服務的中學派發問卷,共收集了1,621份回應。調查結果顯示,有27.3%受訪者認為使用「太空油毒品」不會引起任何反應或不知道它對身體的影響;27.9%知道其含有麻醉藥成份「依托咪酯」;45%誤以為太空油毒品含有尼古丁;27%則認為其含有合成大麻素。至於吸食主要原因26%好奇心、21%朋輩影響,以及16%紓緩情緒。
東華三院服務主任(專門輔導服務)陳潔華表示,目前處理中的526宗個案,其中66人有吸食「太空油毒品」的習慣,佔中心個案總數的12.5%;其中有36宗個案因吸食「太空油毒品」而接受戒毒輔導服務,其餘30宗則是現有的中心個案,他們既吸食「太空油毒品」;同時亦有使用其他毒品。
機構亦發現,有62%的吸食者是在去年開始接觸「太空油毒品」,而當中30%的個案已經吸食超過6個月。在年齡分布方面,約54%吸食者年齡在18歲以下,最小的吸食者年齡僅為12歲。而在跟進中的「太空油毒品」個案,有56%是經其他團體及學校轉介而接受相關支援;24%是透過外展社工接觸,只有2成個案是主動尋求戒毒服務。
15歲的阿成去年6月開始曾吸食「太空油毒品」。他指初吸食「太空油毒品」是因為朋友稱吸食「太空油毒品」有興奮的感覺、可減壓,「呢個感覺係維持咗5至10分鐘,我試咗兩次之後,鍾意短暫好high(興奮)感覺」,阿成隨後對「太空油毒品」上癮,最高峰時每日都吸食。
阿成吸食了3個月,感到情緒愈來愈暴躁,記憶力亦有變差,曾吸食「太空油毒品」後,「 昏迷同斷咗片」,家人送他入醫院,他形容當刻「斷片」感覺,「唔知道發生咩事,突然間可能就地瞓喺一邊,自己喺邊同附近有咩人,自己都唔知道」。
他指經歷此事後,明白「太空油毒品」會傷害身體,經常感到集中力不足、口渴等,亦會傷害身邊的人,遂決定戒毒,之後接觸到中心,「佢哋有安排社工同我單對單輔導,係我有需要嘅情況下搵佢哋戒毒,例如踢足球」。他呼籲大眾切勿接觸「太空油毒品」,明白很多年輕人貪新鮮和好奇,但直言「(太空油毒品)唔係想像中咁chill(放鬆) ,試完之後無呢個效果,所以好後悔接觸」。
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表示,社會需要加強預防教育,特別是在社交平台上提高年輕人對「太空油毒品」禍害的認識,同時糾正該毒品的謬誤。家庭、學校和社會亦應加強關注年輕人的精神健康,並適時提供支援,及早協助子女正面處理壓力。」
中心又稱,由於「太空油毒品」通常以電子煙器具吸食,隱藏性高,建議加強老師、家長以至公眾對吸食「太空油毒品」的辨識技巧,當學生及子女出現身上藏有電子煙、電子煙彈,以及子女肌肉抽搐、步履不穩等,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