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開支10年間翻倍 醫管局績效惹不滿

    新聞觀看次數:6.3k
    香港時間
    02月03日(一) 03:3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醫管局工作不理想惹外界不滿。
    1/2
    政府為減赤而如何削減各項開支惹起社會關注。早前有團體指本港醫療開支10年間翻倍至1,000億元,但醫管局工作不理想惹外界不滿,建議政府應全面審視情況,而當局日前亦打開口牌,指教資會未來3年會對8所大學的撥款作調整,但增加非本地學生學費需考慮吸引力。
    政府在2022/2023年度《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帳目》,該年度醫療衞生總開支約2,841億元,按年增長15.6%,佔本地生產總值約10%。同期醫療衞生經常開支約2,601億元,按年增長約12%。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早前就政府財政方針提交建議書,指醫療開支在10年間翻倍至1,000億元,人手亦增約50%,惟醫管局工作成效未如理想,惹外界不滿,建議政府應全面審視情況。
    在公營醫療費用方面,政府日前接受電台節目訪問表示,期望今年上半年落實新安排,又強調「有加有減」、更有效運用資源。數年前政府曾將急症室收費由100元加至180元,目前部分第4、5類病人中因附近無夜診,才到急症室求診。該人員擔心有市民「唔睇醫生,去藥房買藥就算」,導致病情惡化。
    在教育方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日前在電台節目中指出,教資會未來3年對8所大學的撥款將有所調整。她稱「8大」一直以來財務穩健,有其他收入,而當局亦有給予足夠時間供院校消化並及早作出規劃,不擔心會影響院校運作及競爭力。
    對於有指應逐步增加非本地學生學費至收回成本,蔡若蓮認為需要平衡對人才的吸引力,大幅度調整難以吸引優秀學生來港。她說院校不是要賺非本地生的錢,原則是不會用公帑補貼非本地生。
    教育局表示,教資會未來3年對8所大學的撥款將有所調整。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