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不少餐廳均有與3大外賣平台合作。(袁志豪攝)
Deliveroo戶戶送香港業務「玩完」,客戶和送遞員將會被導向至foodpanda平台。有送遞員今日(10日)受訪時表示,戶戶送訂單量遠低於foodpanda及美團Keeta,「午飯時間得一兩張單,Keeta可能有4張」,而要求她跨區送遞,明言甚少接單。她認為送遞員一般服務多個平台,對於foodpanda今天突然以200港元獎賞吸引送遞員「回巢」,相信一個平台撤港對送遞員生計的損害不大,但擔心市場收窄會令每張單的酬勞再挫。
從事俗稱「步兵」的步行送遞員「丁媽」向東網表示,戶戶送的訂單量在過去一段時間都比較少,一般在正午12時至下午2時的午飯時間,Keeta最高峰能有8個餐點要她送遞,平均1個小時4張單,能獲過百港元酬勞,但戶戶送最多只有一、兩張單,即少約一半。多在筲箕灣接單的她又說即使有單接,但較多要到太古城等較遠的地方取貨,大約需步行約半小鐘,甚至要求她跨區到南區,令她已有一段時間較少再登上戶戶送平台接單。
丁媽指出,幾乎所有送遞員不只服務一個平台,相信戶戶送撤出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又指foodpanda通知送遞員,只要1個月能接到10單張,便可獲200港元獎賞,相信酬勞吸引下能有更多人積極服務該平台,但丁媽坦言她未必成為其中一員。她提到foodpanda不僅要送遞員外送餐點,又要送生活百貨,經常收到「抬米、搬廁紙」等較重的訂單;平台又限制送遞員工作的更數,評分機制亦嚴苛,寧願服務花時間其他平台。
不過最受送遞員關心的,定必是酬勞的問題。丁媽稱曾經有一段時間戶戶送的酬勞最高,但相信外賣平台減少下,若送遞員數量不變,長遠會「僧多粥少」,令訂單酬勞再下挫。她提到,現時一般訂單僅約20多港元,較高峰期大減一半,擔心再跌價會令送遞員收入減少。
工會主席、議員林振昇表示,正在接觸部分受影響前線員工,但指送遞員屬自僱人員,不受保障。他亦指雖然送遞員可轉到另一平台工作,但擔心該平台能否吸納所有受影響的人,倡港府倣效外國,定義送遞員為自僱人士及僱員之間的獨立工作者,令他們能擁有工傷及退休金供款的最基本保障。勞工處表示關注事件,如有關平台公司的僱員如就其僱傭權益有疑問,可向該處勞資關係科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