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當局稱嚴重智障人士平均壽命達60至70歲,反映有更好醫療提供。
香港面對高齡化,長者人口持續上升,津助宿位輪候需時。當局今日(25日)表示,在去年施政報告宣布進一步在2028至29年度或之前把殘疾人士日間康復、住宿照顧及暫顧服務的服務名額增至約39,900個,截至去年12月底,服務名額已增至約37,660個。有議員指有肢體殘疾嚴重智障人士院舍輪候時間長達171個月。
立法會支援殘疾人士事宜小組委員會今早召開會議,討論政府為不同類別的殘疾人士提供的住宿照顧服務。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指,住院服務照顧供應及輪候情況,肢體殘疾智障人士的住宿服務,在2019至22年輪候47個月,但2022至23年度提升至78個月,而中度智障人士要等154個月、嚴重智障人士宿舍要等171個月,反映這些年求大過於供,雖然未來會有名額供應,但同樣會擔心有關供應與社會實質需求「差距好大」,殘疾人士無論是智障或是肢體殘疾,要等10年以上是否為恰當的照顧。狄志遠詢問當局,除了現時有宿位會增加外,有沒訂下中長期項目,了解當中有何困難,讓委員會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議,令事件更有進展。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指,殘疾人士院舍的分類較老人院更細,老人院會有護養院等,殘疾人士院舍分類至少有11類,不同殘疾類別放在一起,「無辦法透過整合提供大量供應,因為佢哋差別好大」,亦難向大灣區內地城市尋求幫忙,因為醫療使費很龐大,所以不應該將龐大醫療使費轉接其他地區負擔,故當局需要花心神處理。
當局亦稱對於高齡化問題,以往嚴重智障人士平均壽命約30至40歲,但目前在殘疾人士院舍內居住的嚴重智障人士,年齡可達60至70歲,反映有更好醫療提供給他們,令他們在香港更加長壽,「喺好事」,但整體都會政府在預算及評估有變化,至少輪轉時間「長咗好多」。
此外,政府2023年6月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當局指截至去年12月,社署已完成4輪申請,所批出的配額中有749個涉及殘疾人士院舍。而青年護理服務啟航計劃方面,當局截至去年12月底,其中486名學員已畢業。根據部分學員在畢業時提供的資料,283名畢業生繼續受聘於社福服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