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錦田河山貝河兩岸紅樹林茂密憂礙排洪 渠務署物色新工具修剪

    新聞觀看次數:2k
    香港時間
    03月25日(二) 19:0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錦田河及山貝河下游近南生圍排洪渠兩岸的紅樹林愈見茂密。
    紅樹林對濕地及環境保育有重要作用,但過量生長或會產生負面效果。區議員湛家雄今日(25日)在元朗區議會中指出,錦田河及山貝河下游近南生圍排洪渠兩岸,以及天水圍明渠下游的紅樹林及樹木,在過去10多年生長成為茂密的樹林 ,影響排洪效果及景觀。雖然渠務署以 2008 年紅樹林覆蓋範圍為基線,定期修剪山貝河的紅樹林,並且每5年檢討修剪範圍,至今應該已經檢討過 3次,可是紅樹林及樹木仍然生長得異常茂密。
    湛家雄續稱,一般紅樹林只較成年略人高啲,可是當中竟有些雜樹長10多米高,相信已超過十年沒有修剪。儘管附近地方暫時未曾發生水浸,但大雨及颱風時,排洪渠水位都漲到接近河岸位置。
    渠務署代表回應指河道的排洪能力,設計之時已考慮周邊的生態環境或淤泥積聚等因素,然而近幾年紅樹林的生長得比較快,此外,亦有一些外來的植物在潮澗帶持續生長。署方留意到情況,也有安排修剪,可是植物生長速度實在太快,實際上人手在紅樹林做拔苗或修剪工作有其困難,因植物愈生愈多,泥沼的風險也很高。
    署方現正探討,物色承辦商並採用一些新工具,例如引入一些機械或者一些小船等各種器具,在河道中央較嚴重的位置先行修剪,繼而逐步嘗試定期安排的修剪。至於近兩個月的清理淤泥和和雜草工作,都已經進行得七七八八,以便在雨季來臨時可加強排洪能力,確保河道暢通。
    該署指清理紅樹林面對不少挑戰,首先就是紅樹林的泥灘土壤很鬆軟,很不穩定,人走進去有可能會深陷其中,加上紅樹林的區域主要在潮汐漲退的地方,工作時需考慮潮漲的風險,因此工作時間不能太長,況且泥灘上難以使用重型或大型工具,因此會打算使用一些新的科技以協助日常的工作,有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可在泥灘或潮水位置操作的兩棲機器,幫助清除不同的雜樹。
    至於日常的渠道工作,署方每天會巡查河道,如發現垃圾或其他衞生問題,就會安排承辦商清理,如果收到市民投訴就會看情況,或優先處理有關問題。元朗區的幾條溪河,都是主要的排洪河道,為了保障排洪能力,署方盡量在罕季清理淤泥,如果有需要會增加清理的次數。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