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議員指凡未經有效簽證抵達本港的非法入境者,均必須關押在禁閉式設施。
立法會今日(2日)辯論有關優化免遣反聲請議員議案議員盧偉國指政府的「統一審核機制」處理每宗聲請個案,根據入境處資料,截至2024年11月底,仍有共15,782名免遣返聲請人在港。綜合相關統計,在2014至2024年間,用於遣送聲請被拒人士、審核聲請、處理有關上訴或呈請以及提供各項人道援助服務的相關開支持續攀升,總開支逼近100億元,足以用來興建約1萬個公屋單位。在當前本港財政緊絀的情況下,如何善用資源,減少浪費公帑,顯得更為迫切。
盧主張堵塞相關人士濫用司法覆核機制的漏洞;另一方面應調撥資源,並善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快審核假難民的申請,務求假難民盡快離境。他指很多市民都認為當局應參考其他司法管豁區的做法,修訂現行法例,凡未經有效簽證抵達本港的非法入境者,均必需關押在禁閉式設施,換言之,所有免遣返聲請者在完成甄別程序前,不會再獲發俗稱「行街紙」的臨時身份證明書。料此舉能有效減低他們來港打黑工賺錢的誘因,以及被非法集團招攬犯案的機會。
他續指,當局既要嚴厲打擊非法偷渡活動及販運人蛇集團,全方位堵截非華裔人士的非法入境活動,同時請中央政府協助,要求假難民來源較集中的相關國家嚴厲打擊當地的偷運人蛇集團,從源頭減少來港的假難民。
政府回應稱,今年2月在港被捕的非華裔非法入境者,比2023年10月高峰下跌9成,粵港澳3地會繼續聯合執法。政府又稱,要尊重法治、依法施政,按法庭要求在高度公平的情況下才可遣返「假難民」。政府指執法部門去年進行13,306次巡查,拘捕444名非華裔非法勞工;今年首2月亦拘捕63名非華裔非法勞工及僱主,又指去年遣送2,219名假難民,超出該年目標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