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DSE英文卷談及Taylor Swift等名人私事。(黃仲民攝)
1/2
中學文憑試英文科閱讀及寫作今日(3日)開考,英文老師孫錫欣認為,今年整體題目不算太難,其中閱讀部分的題目算貼近學生生活,讓考生更易理解,形容「合格唔難」,但要高分就要留意較深的詞彙,亦要分辨文中各人身份,將內容歸納再作答。她特別指出,今年閱讀甲部較以往長及難,而乙部B1卷亦有較深字眼,不過B2卷就相對以往較易,直言考生「揀B1未必有着數」。而寫作卷的乙部雖然有「故事」題型,對考生的創作力、想像力有較高要求,惟其他亦是學校經常訓練的題型,相信學生能掌握,不過想考高分就要考慮到不同持分者觀點,亦要求考生有足夠詞彙及流暢地組織文章內容。
孫表示,今年閱讀卷甲部文章涉及「名人八卦」(Celebrities Gossip),較貼近學生日常生活,而文中一些較深的字眼亦有解釋,相信「合格唔難」。不過要考高分就要小心歸納再作答,例如文中人物眾多,其身份亦容易令人混淆,亦有題目問到「A-lister」的解釋,其實該詞意指「名人」,但若考生無歸納,便可能會將文中提到的名字全部抄下。另外,她指出,今年閱讀卷的甲部文章較長,以往中一般只有約60行,今年就有67行,而文中亦有部分較深的字眼,例如「next to nothing」(很少)、「幸災樂禍」等等,不過題算以短答、選擇題為主。
乙部B1文章講及「食用野生植物」,孫認為一般學生或較難掌握,亦未必明白文章內容,加上文章標題用上「Foraging」(覓食)一字,而文中解釋該詞彙時,又用上其他較深的字眼,學生或需要花更多時間理解,且B1部分文章也較長,容易令考生時間管理上出現問題。而B2部分講及「Quiet quitting」,意指「只做份內事」的職場文化。孫認為,雖然考生未必了解職場環境,但文章內容亦涉及「Z世代」(Gen Z)、社交媒體、視像會議等,算是考生較多接觸的話題,其中「Z世代」亦是近年較常見的題目。相較之下,去年的《Bad Science》文章會更偏好理科生,而今年的題目則適合所有考生。她續指,B2文章內容較以往淺,但由於甲部分較難,故整體上難度能「拉平均」,但若考生揀選B1部分應考,她就直言「無着數」。
寫作方面,甲部題目為「藝術俱樂部宣傳單張」,孫錫欣就指,學校日常都會訓練學生寫該體裁的文章,而題目指引亦清晰,但考生作答時,若題目無提供標題,便記得要寫上標題,否則可能會被扣分。若期望考得高分,考生宜要將上文下理連接,例如題目小分題中提及「俱樂部的深刻回憶」,考生作答時要與下一個分題「未來會舉辦的活動」有關,參考以往的「回憶」而舉辦「未來」的活動,同時也要用上較多的詞彙、形容詞,以及比較的字眼。傳單對象以同學為主,「太formal(正規)未必好」。
今年的寫作乙部是第2年採用「4選1」題目。與以往「8選1」比較,孫就認為可以避免同學「選擇困難」而用太多時間審題。其中一題談及「與友人在主題樂園相遇」,體裁為「短故事」,是往年未有的題型。她就表示,一般要揀選故事題的考生,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及詞彙。不過其餘三個題目,「素食者的一周」、「咖啡店及餐廳內的補習風氣」,以及談論「職場的團隊合作」等,相關的體裁及議題與學校日常練習的題目類似,故考生應有足夠的選擇。
至於要取得高分的要點,孫指出,需要在內容(Content)、語文水平(Language),以及整體文章的流暢度上有良好表現。選擇議論題型的學生,要兼顧不同持分者的想法,亦要特別留意題目的用字,例如挑戰、建議的字眼是否眾數詞,再寫出多個答案,並按要求寫出自己意見。而揀故事題的學生,則要寫出整個故事的起承轉合,其中要包含故事的高潮部分(Climax),同時也要運用不同的運接詞等。

英文老師孫錫欣認為今年整體題目不算太難。(黃仲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