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东方民调:收费分类求诊先受折腾 加剧急症室医患纠纷

    新聞觀看次數:3.7k
    香港時間
    04月07日(一) 04:00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社协指公营医疗收费加幅令人难以接受。
    政府全面调整公共医疗收费,当中急症室加价逾倍,引起各界回响。病人及医疗团体均担心,将来医患纷争或趋激烈;有关注基层组织批评是次收费调整,将不利基层市民及中下夹心阶层的长期病患者,亦质疑将基层医疗引流至私营市场的成效。
    公立医院收费调整当中有多项服务收费全面加价,其中急症室收费将由现时划一收费180港元,变成分类收费,第一类“危殆”及第二类“危急”病人免费,其他病人,包括第三类“紧急”病人,则会加价逾一倍至400港元。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批评新收费高出现时水平数以倍计,加幅太高令市民难以接受,又指豁免交费难以申请,担心阻碍基层求医;同时建议医疗费自动豁免机制的对象,应扩阔至在职津贴基层劳工及长者津贴。
    社协表示,现时所有医疗服务都加价超一倍,而私家医疗价钱不菲,加上很少夜间医疗服务提供,认为此方法未必可达政府将基层医疗引流至私营市场之目的。届时市民可能无奈选择急症室服务;亦担心调整收费有可能影响基层市民遇有紧急医疗需要时的求诊意欲。
    医疗界亦有不少质疑声音,除了医学会担心转介病人会引起争拗外,有前线医生亦称,医护人员会担心病人将分流结果的不满肆意向医护人员发泄,恐未来急症室医患纠纷加剧,望政府及医管局研究如何支援。
    有议员认为,要病人转用其他服务前,应先考虑病人“有无第二个选择”。目前当局推行的不同基层医疗项目,例如“一人一家庭医生”等仍未算成熟,当局应考虑在私营医疗夜诊较少、基层人口较多的重点地区,加设更多门诊、夜诊服务,避免有需要求医的病人“买成药食就算”,甚至拖到病情严重才到急症室求诊。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