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許思彤攝)
【記者許思彤日本東京直擊】從容,是何詩蓓(Siobhan)給人的感覺。叉腰,深呼吸,踏上跳台,奮力一拼,摘掉泳鏡,望向計時牌,再露出標準笑容⋯⋯一切自然不過,彷彿這不是奧運,她頸項掛著的,也不是無數運動員夢寐以求的獎牌。這份「I belong here」的從容,源於千錘百鍊:「因為我知道,自己準備如何,實力如何,只要盡力,無論成績好壞,我都自豪。」

(許思彤攝)
日前奪得200米自由泳銀牌後,Siobhan今日(30日)再在100米自由泳決賽,以破亞洲紀錄的52秒27,摘下銀牌。觸池後,她沒拍打水面,也沒掩面落淚,只露出甜甜的笑容,好像早已料到結果,其實不然:「我賽前沒想太多,因為昨日已破PB和亞洲紀錄,今日只想『have fun』,好好享受比賽。」她深知兩面獎牌意義重大,畢竟比起游泳大國,香港只是一丁點的地方,要脫穎而出,很難:「如果我沒有教練、隊友、家人、朋友和香港市民支持,不會有今日成就。」

(許思彤攝)
Siobhan的獎牌之旅,受到全港市民觸目,她最近一則Instagram貼文,已有接近8,000個留言,聊天匣子也堆滿訊息:「過去幾日的支持,是前所未見的。看見這麼多人留意我,留意游泳,留意奧運,很感動,也希望不是4年一次奧運才有,要一路支持香港運動員。」這個香港與愛爾蘭混血兒,總把出生地掛在嘴邊,臉上是顯而易見的自豪:「我在香港出生,長大,開始學游泳,能為香港出賽,爭光,讓大家團結起來,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許思彤攝)
有傳媒提到,Siobhan接連打破亞洲紀錄,就像一條穩定上升的直線。但她坦言,其成績從來不是「linear line」:「是有上有落的。」落的,是2018年,她因腳傷被迫放棄雅加達亞運:「當時我真的訓練不到,每日只能待在家中,看別人比賽。但我告訴自己,有時要犧牲少少,不要因為一個比賽影響整個生涯,終有一日我可以再游的。」
這份積極,一直是Siobhan的寫照。去年6月,她因疫情回港,你以為會打亂奧運部署?她卻一如既往自律,隔空把美國教練比索制定的訓練計劃,一一完成。她謙稱:「除了我,還有幾個從外國回港的隊友,我們組成一隊,一起訓練,加上香港和美國教練不斷交流,我才準備這麼好。」準備好了,便能從容面對最大舞台,與任何結果:「我知道自己準備如何,實力如何,只要盡力,無論成績好壞,我都自豪。」

(許思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