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線
歐盟銳意增軍費 難救參軍意願低

新聞觀看次數:10.1k
香港時間
03月30日(日)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俄烏戰爭停火議和非常困難,如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連美國總統特朗普及俄羅斯總統普京議定好、俄烏30天互不襲擊能源設施都不接受,主動襲擊俄羅斯的能源設施,也令戰爭升級。面對如此情況,歐洲亦大為震驚,歐盟、法國、波蘭,以及將接任德國總理的默茨,還未能接受烏克蘭戰敗,計劃大幅增加軍費,歐盟委員會主席萊恩擬提供1,500億歐元作防衞基金,默茨承諾額外提供不少於4,000億歐元特別國防經費,以及於2026年盡可能將軍費開支增至佔GDP的3.5%。
當歐盟好戰的成員國力勸退縮的成員國跟上步伐,增加軍費,軍事專家卻指出另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在冷戰期間,西歐的北約成員國普遍實施徵兵制,但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由於戰爭威脅解除,它們普遍轉行募兵制,削減正規軍人數,節省國防開支以增加社會福利,歐盟軍隊人數由1995年的350萬,減少至2020年僅約200萬,情況最嚴重的是德國,同期減少了逾八成軍人,意大利亦減少了逾六成。
另一個問題是軍隊老化及缺人。德國因為招募不到年輕人,軍隊平均年齡由2019年的32.4歲,增加至2024年的34歲,更出現低軍階欠缺28%人手;捷克2022年只招募到176名軍人。俄烏戰爭爆發後,波蘭2023年流失了9,000名軍人,英國則流失了5,600人。
此外,年輕人參軍意願低亦是普遍現象,德國最近一個調查顯示,雖然有58%受訪者接受徵兵制,但18至29歲年齡層只有33%接受。更嚴重的是,一個全歐普查顯示,只有32%受訪者願意為國家而戰,英國更低至只有11%,41%受訪者表示,無論如何都不會參與戰爭保衞國家。
歐洲青年反戰出自個人主義、社會富裕以及對政府不信任,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參軍是一個高風險、低社會回報的行業,英國軍人有70%認為參軍工資不合理地低,難以追上高通脹及樓價。而參軍不但學不到高技能,也沒有機會如平常工作,可額外進修加強社會競爭力,更有聲音批評歐洲軍隊內充斥散漫、霸凌、酗酒、賭博等不良文化。
看來,重新引入徵兵制肯定不受歡迎,反而若能改善薪酬待遇,給退役軍人提供進修及就業機會,更具吸引力。說到底,最能吸引國民參軍的,是政府盡力追求和平而非戰爭。
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 史文鴻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