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愈來愈多人注重指甲的外觀,不少女生會透過美甲讓手指看上去更修長,但同時美甲會傷及真甲,讓指甲變得薄弱,而且價錢昂貴,長久下來也是一筆大金額。如果想修復和變長指甲,記得留意以下的日常壞習慣,及護甲小貼士。
減少咬指甲
正常甲床一般長約1至1.5厘米,正常情況下指甲和甲床皮膚是緊貼的,但若大家從小就開始有咬指甲的壞習慣,則會令指甲愈咬愈入,阻礙指甲生長,導致甲床萎縮,是最傷害指甲的行為,加上口水滿布細菌,若手指有傷口,亦會容易引致細菌感染。不少人是因為焦慮、緊張而咬指甲,因此可以試試透過其他方式紓解壓力,例如冥想、做運動等轉移專注力,由此改掉壞習慣。此外,日常剪指甲也不要剪得太貼,否則同樣會令甲床變短,最好預留1至2mm空間讓指甲生長。

可以觀察自己手指甲有沒有出現斷裂、往上翹起或甲床過短,來判斷自己有沒有需要護甲。(互聯網)
勤用護甲油
要保護指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每天勤用護甲油,就如頭髮一樣,同樣定期保養。常見的護甲油成分包括蛋白質、啤酒酵母、鈣、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等,可以強化指甲甲面的厚度及韌性。但其實只靠護甲油還不足夠提供養分給指甲,也可以搭配指緣油加強手指邊緣的保濕,雙管齊下讓指甲恢復健康狀態。

護甲油幫助強化指甲厚度和韌性。(互聯網)

指緣油在擦護手霜前就要用,否則會被護手霜的油份排斥掉。(互聯網)
多補充蛋白質和微量元素
指甲是由角蛋白、膠原蛋白等組成,與蛋白質有密切關係,當身體缺乏蛋白質時,也會影響甲床健康。至於鐵、鋅、生物素(B7)、葉酸(B9)和鈷胺素(B12)等,若缺乏這類微量元素,也會導致指甲出現脆弱,缺乏鐵質會導致指甲蒼白,嚴重者可能進一步導致勺狀指甲;缺鋅則會導致指甲上出現白點,而缺乏生物素(B7)和葉酸(B9)亦會導致指甲變脆。

日常需要攝取足夠蛋白質,維持指甲健康。(互聯網)

鐵和鋅等微量元素的攝取也不能缺少。(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