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麥融斌:如何明智地管理保單和處理索償?

香港時間
2020年01月02日(四) 09: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上期帶大家認識到自願醫保靈活計劃的不同玩法,今期就分享一下,作爲理性又「識玩」的受保人,該如何明智地管理保單和處理索償。
醫療保險作為經常索償的險種之一,理賠原因往往包羅萬有。因此保險公司在處理索償文件時亦會格外小心。醫療保險同樣在眾多保險索償糾紛中佔多數,作爲消費者,索償時格外留神,才不至得不償失。
首先,受保人在處理小額索償時應先留意自己的保險,是否擁有無索償折扣(No Claim Bonus,下稱NCB)。一般而言,三年內沒有索償的醫療保險便能夠享有NCB,消費者可用較低的折扣購買保險,從而省下不少保費。若一經索償,NCB將會消失,導致保費增加。不少消費者在管理保單時忽略這點,對於小額醫療開支亦向保險公司提出索償,最終索償獲得的金額可能更少於NCB的折扣優惠,得不償失。
其次,受保人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時,醫生證明和正式收據等相關文件固然必不可少。但除此之外,亦需留意賠償表格或病假紙上醫生所填寫的病因內容,這會直接影響保險公司審批賠償的決定。例如,醫生在開證明時若使用了模糊字眼,如「生病」,「不舒服」等,可能導致保險公司無法判斷是否不保事項,處理起來大費周章。故此,最好與醫生進行明確溝通,讓醫生將病情詳細寫下或作補充説明,以符合保險公司的賠償要求。
再者,部分消費者可能擁有公司和個人兩份醫療保險,若其中一份保單擁有額外醫療附加保障,在索賠時亦有技巧可言。所謂「額外醫療附加保障」,即當醫療開支超出索償上限,超出部分可獲保險公司額外賠償八成。在這情況受保人應先Claim有額外醫療保障的保單才更有利。
舉例說,某受保人擁有兩張保單,該兩張保單對雜項的保費上限皆是1.4萬,而其中一張擁有八成額外附加保障,另一張則沒有。假如該受保人最終雜項開支高達3萬,他應先用有額外附加保障的保單,這樣超出的1.6萬元開支可額外獲得八成賠償,即該張單可幫助其索償回2.68萬。餘下的$3200則可由另一張保單索償,最終受保人不用支付任何開支。相反,若先使用沒有額外附件保障的保單,該保單只能索賠1.4萬元,餘下的1.6萬元則由擁有額外醫療保障的保單賠償。由於多出的部分只能獲賠八成,最終受保人仍需自付400元。由此可見,先使用有額外附加保障的保單才是明智之選。
最後,消費者亦須留意相關索償紀錄可能會影響未來投保及索償內容。例如消費者若曾因嚴重疾病入院或存在索償記錄,當未來需要轉投新保險產品時,保險公司可能根據歷史記錄收取附加費用或增加不保事宜。索償時宜多加考慮。
自願醫保通(myVHIS)行政總裁 麥融斌
------
【仲等咩?】最強炒股神器《東網Money18》APP已全面升級,新增多項新功能,助你投資理財、揀股問股!即刻clic入 http://on.cc/redirect/money18 下載安裝!
想問股票?即刻Click入 http://bit.ly/2NqHU90 留言,《東網Money18》專欄作者同你點選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