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產評】美關稅層出不窮 重組秩序換久安

新聞觀看次數:5.2k
香港時間
04月03日(四) 03: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全球都在屏息以待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對等關稅的詳情,綜合各方分析,相關關稅會對全球經濟貿易規模造成打擊,並牽動全球產業鏈分布,各地都在尋求對策。事實上,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措施,不會是終點,美國巧立名目的關稅措施只會層出不窮、沒完沒了,各地只有決心重組國際貿易秩序,才有望換來久安。
要應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首先要明白其政策背後的目的。首先,關稅是作為美國與貿易夥伴進行貿易協議談判的籌碼,反正雙方在談判前,美國已率先實施新關稅作脅迫,好讓貿易夥伴知難,能讓美國談判出更有利美國的貿易協議。
其次,藉着不斷加徵各種關稅,增加美國政府的財政收入,以填補國庫空虛,支持內部減稅措施。再者,關稅也被特朗普用作政治工具,例如在俄烏戰爭停火談判時,特朗普就威脅俄羅斯若不合作,將向俄羅斯出口石油實施次級關稅,諸如此類的行徑與雙邊貿易問題無關,純粹被用作謀取地緣政治利益的工具。
明白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目的,就知道其措施背後更多是非貿易元素,這也令貿易夥伴難以為美國關稅政策「摸底」,開徵關稅的理由與形式層出不窮,沒完沒了,是大概率的事情,對等關稅自然也不會是終點。過度反制必招兩敗俱傷,但任由美國一意孤行不斷加徵關稅,也令貿易夥伴無所適從,長遠最徹底解決的方法,是增加非美體系經貿比重,以盡可能減低美國風險,始能將外貿不明朗因素降至最低。
其實特朗普政府亦深明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造成的衝擊,所以管治團隊十分重視與主要經貿夥伴談判新貿易協議的成果,包括中國。當然,對於與美談判第二階段貿易協議,明知美國反臉不認人的本質,中國叫價亦不會低,例如要保障中企到美國投資的利益,要求美國寬減部分關鍵原料的出口管制,以及要求美方保證不會再加添新關稅方面的承諾。所以,中美要達成第二階段貿易協議,絕不容易,但無論如何,今年雙方須談出初步新框架來,否則有心理準備,中美關係緊張好可能進一步升級,世界難安矣。
對歐洲而言,與美國的貿易糾紛絕不利經濟與通脹狀況,如何減少對美國依賴,加強非美經貿體系的協作,為歐洲商品尋求新出路,當是治本之策。畢竟歐美雙方若放輕意識形態合作,必凸顯雙方的競爭關係,糾纏在關稅,百害無一利。所以主動尋求重組世界貿易新秩序,尤其是歐亞合作,將是歐洲應對美國風險的可行方向。
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愈是不靠譜,世界尋求去美元化與重塑出新全球化的意願將愈得到強化,這份推動世界經濟利益重新分布的新動力,結合創新科技新經濟發展,破局的威力絕不容輕視。要保障自主發展,不做「被犧牲」的一員,就得設法善用優勢,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大國博弈的年代,世界不再有便宜午餐,無論是經濟體、企業抑或個人,得認清大勢,任何行動得合時宜!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