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醫生使用傳統內窺鏡時,需全身麻醉病人。(Getty Images圖片)
日本傳媒周一(1日)報道,慶應義塾大學近日與大型工業燃氣企業AIR WATER,共同開發出超細內窺鏡。內窺鏡直徑約1毫米,較以往產品細小約7成。病人毋須全身麻醉,有望減輕病人和醫護負擔,最早明年推出使用。
傳統半月板內窺鏡內部放置較粗的玻璃透鏡,醫生需全身麻醉病人並在檢查部位打開較大的孔。新開發的內窺鏡則可直接插入關節患處使用,直徑與注射針相當。因體積細小,加上內部改為塑膠製光纖,不但成本降低,更不易對檢查部位造成損傷。因此病人只需局部麻醉,檢查之後亦毋須縫合,並可即日回家。
不過,目前新內窺鏡只適用於半月板損傷等膝關節傷病的檢查上。慶應義塾大學將繼續評估新內窺鏡性能並加以改良,希望盡快取得作為醫療器械的生產銷售許可,並擴大內窺鏡的使用範圍至眼睛、鼻子等其他部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