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鰻魚需求大 港大發現45%產品屬瀕危歐洲鰻
202003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大調查發現,本地的超市及零售店出售的鰻魚產品有近半屬瀕危物種。(港大提供)
鰻魚是不少日式料理常見的食材,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部博士David Baker率領的鑑識保育實驗室,早前調查及研究香港49間超市及零售店出售的鰻魚產品,發現45%的產品為瀕危物種的歐洲鰻魚。
研究指出,在超巿、食材店及便利店出售的近半數鰻魚產品如鰻魚柳和壽司等,屬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紅色名錄上列舉的瀕危物種,其副產品貿易受《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法規管制,即出入口均須相關部門許可。
為了滿足東亞地區對鰻魚的需求,不法分子在歐洲捕取洄游的幼鰻(亦稱玻璃鰻),走私到亞洲養殖至成熟出售。由於人工繁殖鰻魚仍不可行,以致不斷捕捉野生玻璃鰻作為魚苗養殖。
根據歐洲刑警組織2018年的數據,鰻魚每年的走私數量超過3億條。在國際販賣玻璃鰻的利潤可觀,僅1公斤的玻璃鰻已可長成多達3500條成年鰻魚,其黑市售價可逾5萬港元。
由於歐洲鰻的常見表親如日本鰻魚和美國鰻魚並未被列於《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之中,交易無須許可證,而不同品種的玻璃鰻在外觀上沒有明顯差異,因此歐洲鰻容易被混在其他合法品種的鰻魚被販賣。
研究報告已在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