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有近21萬人參加 約1500人確診患大腸癌

    香港時間
    2020年12月30日(三) 17: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資助市民做大腸癌檢查。
    大腸癌是本港第2最常見的癌症,僅次於肺癌。政府正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50至75歲市民每2年到私營醫療機構做大腸癌檢查,現時有近21萬名合資格市民已做檢測,截至今年9月底,有近1500名接受檢查的市民確診患上大腸癌。
    衞生署表示,明年1月1日起,於1945年1971年期間出世的市民,將符合資格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參加者可獲政府資助向基層醫生求診,安排做大便隱血測試,若測試發現到大便帶隱血,醫生會提供第二次診症,並會將病人轉介予大腸鏡醫生做大腸鏡檢查手術,相關手術亦會獲資助。若測試未有發現參加者的大便帶隱血,則該參加者可於2年後再做測試。
    衞生署指,由計劃推行至今,共有逾20.9萬參加者做了大便隱血測試。截至今年9月27日,首次做測試並驗出大便帶隱血的參加者有24430人,約佔整體的13%;另有2890名通過首次測試的參加者於2年後再做測試時,驗到大便帶隱血。被驗出大便帶隱血而獲安排大腸鏡檢查手術的參加者中,有15200人確診患有大腸腹瘤,亦有1480人確診患上大腸癌。
    該署指,初步分析經篩查計劃發現的968宗大腸癌確診個案中,有約60%個案屬於早期大腸癌個案,有較大機會可以治癒。該署又指,2018年本港有5634宗大腸癌新症,佔所有癌症新症的16.6%,而去年因患大腸癌的死亡人數有2174人,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4.6%。
    現時市民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可獲資助,市民向基層醫生求診做大便隱血測試,以及驗到大便帶隱血後到基層醫生處聽取化驗報告,每次診症均可獲政府資助280港元。市民被轉介做大腸鏡檢查時,如需切除大腸瘜肉,可獲資助8500港元,如毋需切除大腸瘜肉則獲資助7800港元,而大腸鏡醫生可向患者額外收取不多於1000港元的診金。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