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版>新聞>中港台
  • 港大揭鹹味小吃也帶代糖 團隊倡加強標籤閱讀教育

    香港時間
    2021年07月13日(二) 16: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攝入過量添加糖會造成許多健康問題,當中包括肥胖症。為了制止肥胖症的蔓延,世衞於2015年發布了新的成人和兒童添加糖攝入量指引,建議添加糖的最高攝入量不應超過每日整體攝入熱量的10%。港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究部審核本港約2萬種預先包裝食品中的代糖使用情況,發現含有代糖的產品類型,比由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等監管機構設計的風險評估模型假設的種類多,其中在鹹味小吃亦揭有使用代糖。
    代糖包括非營養性甜味劑(NNS)或低熱量甜味劑(LCS);團隊檢查該2萬種包裝中,12種有不同類型的NNS和8種LCS。
    研究發現,代糖不僅用於低熱量或飲食產品,還用於普通食品,有15至20%的鹹味小吃,如薯片,以及膨化小吃,其配方中也至少含有一種非營養性或低熱量甜味劑。
    此外,與來自其他地區的食品相比,團隊指亞洲的預先包裝食品含有NNS或LCS的機會更高,約為測試食品中的10.1%。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更好地對消費者進行標籤閱讀教育,以幫助他們做出明智的選擇。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