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議員指智方便登入平台後,再跳轉部門網站的情況沒有明顯改善。
立法會今日(26日)辯論有關加快發展智慧政府的議員議案。議員陳振英指內地省市的電子政務平台發展非常迅速,例如深圳的「i深圳」為市民和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務,真正實現一網通辦。相較之下,香港在有關方面的發展仍然是相對滯後,需持續優化和改善。其中「智方便」經數字政策辦公室的優化和推廣,用戶數量確有增長,但登入平台之後,再跳轉部門網站的情況沒有明顯改善,希望能不斷演進,令絕大部分政務申請做到無紙化、不見面,都可以完成批核。
他又指教育局、1823、屋宇署和許多政府網站都增設聊天機器人和智能答問助理,但目前只能夠處理一些很基本的查詢,智慧程度有待提高。他認為要突破智慧政府的建設瓶頸,重要的不是科技應用的部署,更重要的是更新治理的理念,政府應應確立市民需求為核心的治理邏輯,積極商業機構學習以客戶為先,例如現時免試簽發香港正式駕駛執照,仍需親自往櫃枱辦理,預約名額和即日籌號的數根本無法滿足實際的申請需求,不少市民每日都要花費長時間排隊。如果能夠將相關申請納入「智方便」以取代櫃枱辦理,應該是市民需求為核心治理邏輯的良好示範。
另一議員陳沛良指「智方便」作為本港智慧政府建設的關鍵基礎設施,是市民的「數碼個人身份」,但在覆蓋率和功能方面都有很大提升空間。他指「智方便」啟用多年,僅有約310萬市民登記使用,覆蓋率仍有待提升,政府必須持續完善「智方便」功能,不僅要整合各政府部門的網上服務,長遠還要開發「智方便個人碼」的更多實際應用場景,促進市民在使用公私營機構服務甚至跨境就醫、就學、生活時,利用「智方便」作為數碼個人身份,真正達致「一站式」目標。
他建議政府為各個政策局和部門設立「智慧政府」指數,設立各項KPI(績效指標)衡量各項措施是否達到成效,同時要有市民評價和反饋,令政府在推行措施時更重視市民體驗,更能切合用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