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外資看好前景 布局中國資產 -葛珮帆 立法會議員

2025年03月25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多家外資機構近期發表報告,看好中國資產。隨着中國人工智能(AI)等領域的突破和科技方面的政策支持,愈來愈多海外投資機構開始考慮增持中國股票。國際金融協會發表報告顯示,月前外國投資者積極布局中國資產,外資淨買入中國股票和債券的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外資機構看好並非空穴來風,從估值層面來看,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極具吸引力。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其平均估值處於相對低位,而與之對比的標普500指數平均估值卻處高位。這種顯著的估值差距,使中國股票在全球資產配置版圖中,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在產業結構上,中國經濟正處快速轉型升級階段,DeepSeek、大疆無人機、小鵬飛行汽車項目等相繼湧現,新質生產力發展為市場帶來全新的增長活力。
美國高盛集團報告認為,今年中國股票市場迎來歷史上最好開局。花旗分析師則將中國股市評級從「中性」上調為「增持」。有專家稱,DeepSeek帶動科技股價值重估,帶動中國資產重估的前景。摩根士丹利、高盛等也認為,現在是建議全球投資者增加對中國股票資產配置的最佳時機。
近年中國在AI、人形機器人、半導體等領域有突破性進展,「AI+」應用帶動產品需求激增,不少外資重新評估中國資產價值,尤其是科技股。中國有不少AI大模型實現商業落地,如DeepSeek-R1憑其特有的「認知預判」架構,在2025年率先實現了生成品質與推理速度的平衡,成為有史以來增速最快的大模型;另一大模型整體用戶規模已突破3億,日均調用量更達5億次,工業場景佔比持續提升。
有專家分析,全球經濟格局變化也促使外資加速流向中國。美國股市長期處高位,面臨估值回檔和經濟不確定所增加的風險。而中國市場在全球投資者資產配置中佔比仍偏低,且與其他資產相關性較低,具有良好的分散風險作用,這使外資有強烈動力增加對中國市場的配置。
去年中國實現了5%的經濟增長目標,增速居主要經濟體前列。而今年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為5%左右。長期向好的經濟基本面,成為外資看好中國資產最重要原因。中國擴大開放有延續性和穩定性,這種預期對外資企業非常重要,也是企業「深耕中國」的底氣和信心所在。
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在這波浪潮下也受惠,內地推出多項刺激政策,亦為香港新股市場注入新活力。企業對在香港籌集融資的信心增強,去年本港新股集資額高達880億元,按年升近九成,全球排第四;而香港交易所正處理超過100宗上市申請。相信未來在中央、監管機構及各界努力及合作下,香港能更靈活應對挑戰,努力探索和開拓,進一步提升國際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葛珮帆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