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風雲 - 程萬里 傳媒人
選擇性集體失聲

新聞觀看次數:18.7k
香港時間
03月27日(四)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府甫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即見群情洶湧,市民一面倒負評。這也難怪,皆因加價實在加得太狠,急症室收費由180元暴增至400元;普通科門診診金由50元激增至150元;專科門診首次診金由135元大增至250元。加幅十分驚人,大大出乎市民意料之外。
高官昨日仍堅持加價合理,認為急症室每名病人的成本超過2,000元,加價後仍屬低廉,「環顧全世界,很多急症室的收費不止這個數目,外國可能是過千元美金」。但公營醫療服務是否要以成本價來計算,實在令人疑問,畢竟這是市民福利的一種,也是病人最後的求生網。
正如網民駁斥,環顧世界,港產官僚薪酬也是高得離譜,例如特首人工便高於美國總統。向市民開刀就拿全世界來比,但官員薪酬過高卻從來不會拿全世界來比,叫人怎能心服口服?
最令人側目的是,一班平時自詡為民請命的立法會議員,對此集體失聲。公營醫療大幅加價茲事體大,絕對影響民生,隨時令基層和長者有病也不敢醫。何況現今百物騰貴,一加俱加,政府服務加價,正好給私人市場加價藉口。難為建制中人仍認為,私人醫療收費不會因此提高,堪稱自欺欺人。
猶記得,港府因為財赤高企,表明要削減各項民生開支,當時社會強烈要求官員、議員和公務員一起減薪共度時艱,但一班代議士第一時間反對,更以私人市場說事,聲稱若政府帶頭減薪,私人企業也會跟隨,進一步打擊消費市道。同一套理論,為何不用於今次公營醫療加價,會帶動私營醫療加風?總而言之,好議員我自為之,最緊要自己荷包常滿,可以用公帑乘坐商務艙四處考察,窮人冇錢醫病與我何干!
程萬里其他文章: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