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就在美國不斷斡旋俄烏和談,並宣稱雙方原則上同意恢復黑海航運,似乎停戰漸露曙光之際,美國情報總監加巴德卻評估,對現階段的俄烏領導人來說,戰爭繼續打下去才比較符合自己的利益。
道理其實不難理解,雖然雙方多數人民都渴望和平,早日恢復正常生活;然而,在對達成和平的條件幾乎毫無共識的情況下,硬簽和平協議反倒會製造更高的風險。
就烏克蘭而言,現在手上幾乎沒有任何籌碼,此時簽署免不了要接受俄羅斯苛刻的索求,不僅克里米亞與烏東要不回,北約也無法加入,甚至還會被迫改選出親俄政府,烏克蘭非軍事化,國家面臨分崩離析的命運。而澤連斯基的生命安全,恐怕也難以獲得保障。
站在普京的角度,目前戰場態勢對俄國有利,自然不肯輕易放手,否則如何對過去3年大量犧牲奉獻的俄羅斯人民交代?若草率行事,甚至在西方壓力下讓北約以另一種形式進入烏國,那麼過去3年等於白打了,俄羅斯未來的國家生存,仍將遭受強烈的威脅。
所以,儘管雙方都已蒙受慘重損失,但要迅速獲得令人滿意的停戰,基本上趨近於不可能,特朗普想在4月20日前為俄烏戰爭畫上階段性句點的豪語,顯然不過是又一個畫大餅的宣傳。就連現在傳出的恢復黑海航運,俄羅斯要求西方先解除對食品與化肥等制裁,才有進一步的談判空間,澤連斯基也不諱言對俄方的高度不信任,美方的樂觀,可說只是報喜不報憂。
當年韓戰從1951年7月開始停火談判,一路談到1953年7月才簽署停戰協定。以俄烏錯綜複雜的情勢,還有北約與美國對彼此權利義務的矛盾,俄烏要真正停火,恐怕還有漫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