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改革制度解醫生荒-葛珮帆 立法會議員

202206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醫生荒嚴重,隨着人口老化增長,公營醫療系統承受更大壓力。「醫療人力推算2020」顯示,醫生人手到2030年將缺1,610名醫生,惟政府去年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後,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進展仍龜速。過去兩年,醫委會以疫情為由,四度取消海外醫生臨床考試,導致過百名醫生未能在港執業,有準考醫生甚至要在香港做「外賣仔」維生。
第5波疫情期間不少求診者被安排於醫院外空地臨時搭建的帳篷內,冒着寒風等候。香港公共醫院醫護人員及病床長期不足,病人輪候時間超長,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一直惹起民怨。但原來不少具經驗的醫生考生為滿足檢疫要求,早早返港備戰執業試,奈何遲遲未有舉辦臨床試,令他們滯留在港卻不能行醫。他們本可成緩解醫生荒的及時雨,卻被蹉跎歲月,苦了病人,也苦了考生。有報章更指有考生搬至劏房慳錢,也有人任職送餐員、餅店師傅等。
兩間本地大學醫學院於3月底或4月初順利完成畢業試,不禁令人懷疑醫委會在保護主義作祟下設下重重門檻,刻意阻礙非本地醫生來港服務市民。
筆者於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怒斥醫委會置市民生死於不顧。既然醫委會審批海外醫生的權力對市民未有多大保障,為加快引入優質醫生,政府應收回醫委會部分權力,修改法例授權醫管局、衞生署或兩間大學舉行執業試,藉此增加考試次數,增加醫生人手。政府承諾會與相關部門探討,暫且記錄在案,期望不要走數。有市民向筆者投訴,她日前在威院眼科確診白內障及黃斑點病變,下次覆診日期竟是2025年6月!社會不能再忍受部分醫生以專業為名,奉行保護主義為實,漠視社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