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拜登兩天後便告別白宮,他任期尾段頻埋「炸彈」的「好戲」亦落幕。1月3日,拜登先否決日本製鐵以逾140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提案,原因是國家安全;1月6日,美國國防部又宣布將騰訊、商湯等列入1260H清單,一句涉及軍事便封殺。拜登下台在即卻炒作疑華、疑日議題,結果捅了馬蜂窩,日本製鐵及日本政府聲稱要起訴美國政府,中國亦宣布反制措施,拜登11日暫時煞停美鋼收購案的命令至6月18日,變相把決定權交給特朗普。
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是老懵懂,還是打錯盟友又縮沙?答案還要等一等,但美日同盟關係卻已出現大裂縫。
說起美國鋼鐵這宗交易,不期然令人聯想到2022年,中國一家農產品公司計劃斥資7億美元,收購北達科他州一幅大面積農地,用以興建工廠經營玉米及相關業務。中國企業只是要收購農地,但美國政界硬生生指農地毗鄰空軍基地,中方企業表面上是收購,實則可能涉間諜活動,交易最終拉倒。
美國對中國不放心,任何事都上綱上線、無限陰謀論一番,可以理解,畢竟中國被視之為競爭敵手。但日本企業收購財政瀕危的鋼鐵廠,為何亦事關國安呢?美國人對日本原來也沒放心多少。
其實這宗日、美交易磋商多時,日本製鐵去年初已向美國鋼鐵公司所在州政府提交申請,且獲通過,但相關工會與美國政界人士卻開始反對交易。被收購的美國鋼鐵公司曾經言明,陷入極深經營困境中,若不能引入新投資者,美國鋼鐵可能需大量裁員,並預告若這筆交易失敗,公司可能要裁撤數千個工作職位,因管理層「看不到未來」。
美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原要在去年12月23日前,就這項交易案作出決議,但委員會無法達成共識,事件便被呈報到拜登桌前。美國財長耶倫曾指,收購行動可能導致美國鋼鐵產量下降,從而造成供應短缺,給運輸和能源行業帶來衝擊。
這番話的意思並不是說美國鋼鐵被收購後,生產量反而下跌,而是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後,當然要該公司按訂單交貨,而日本製鐵的交貨名單卻不再美國優先,或美國第一,所以耶倫的擔憂便成立了。這就是美國對日本威脅國安的推理所在。
日本方面對拜登的決定反應強烈,經濟產業大臣武藤容治在拜登叫停交易後,不惜深夜反擊,直言美國的決定令人遺憾,其「以國家安全保障」作出的決定令人難以理解。日本製鐵連日為自己解釋,更透露已承諾在美國賓夕凡尼亞州和印第安納州的工廠進行27億美元的投資。
如今,交易再拖拉,日、美兩大鋼鐵企業都要再吊命,拜登即將走出白宮,還要四處惹火,被硬塞火棒的特朗普沒法拒絕國家安全的大任務,卻又不願讓拜登得意,估計會繼續拿日本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