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中緬關係 別無他選-黃傑士 政情觀察員

2025年04月03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昨日分析了緬甸大地震對中泰關係的影響,曼谷一幢中泰合資興建的大樓,懷疑因貪腐問題和偷工減料,在地震中粉碎式倒塌,成為了親西方反對派攻擊佩通坦政府的利器,佩氏或被迫調整其一面倒的親中外交政策。不過,對於震央所在的緬甸情況則剛好相反,大地震加上之前的電騙風波,令遭到國際孤立的緬甸軍政府進一步加深對中方的依賴。
大地震發生後,中國領導人幾乎第一時間向緬甸軍政府領袖敏昂萊致慰問電。中方的救災隊伍和物資亦火速經過空運和陸路抵達,希望搶於「黃金72小時」內拯救緬甸民眾的生命。敏昂萊更親自會見和答謝了中方的救援醫療隊,掃除了兩國政府之前因電騙風波而產生不和的傳聞。
敏昂萊其後罕有地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繼中國之後來到的有俄羅斯,以及印度、馬來西亞及泰國3個鄰國的救援隊,遲遲未見仍在制裁緬甸軍政府的西方國家,也不見最有地震救災經驗的日本。
美國國務院表示過願意提供援助,但沒有直接派員或運送物資到緬甸,而是聲稱透過美國國際開發署在當地的資助團體提供支援。可笑的是,特朗普政府正好是在地震當天,宣布將會解僱國際開發署的幾乎所有僱員。
其實在俄烏戰事難平,中東戰火重燃,美國大削國際援助開支,向全球狂徵關稅,並醞釀與歐洲等盟友脫鈎斷鏈的氛圍下,美西方根本沒有人力、物力和心情去援助這個非我族類的亞洲小國,甚至連其他東盟國家也不願理睬這個窮親戚。雖然部分反軍政府武裝被指獲得中方支持,但敏昂萊不論在政治上、軍事上或經濟上,確實只餘下中國這個選項。稍後再談談中緬關係的歷史和未來的可能發展。
黃傑士其他文章: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