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一家:救災外交增強國家形象-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2025年04月04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緬甸上周發生的7.9級大地震,至今已造成數以千計民眾死亡。由於這次震災範圍廣泛,傷亡數字在未來一段日子恐怕還會持續上升,災情異常嚴重。緬甸自從軍方2021年發動政變上台後,就長年爆發內戰,經濟發展疲弱,這場地震勢令緬甸百姓生活雪上加霜。
中國作為緬甸的鄰邦,在該國發生強震後立即採取多項援助措施,包括派出首支國際救援隊抵達緬甸,展開「黃金72小時」的搶救工作,成功救出多人;而中國政府提供的帳篷、毛氈、急救包等急需物資,亦已送到曼德勒省等重災區,暫時解決數千戶家庭的安置問題。北京當局在地震後迅速向緬甸雪中送炭,既踐行了人道主義精神,亦體現了中緬兩國多年的情誼。但救災是短期的,災後的長期支援更為重要。在這場大地震中,緬甸災區的許多建築物倒塌,道路、橋樑、電力系統也嚴重受損。中國日後應主動和緬甸分享地震預警技術,幫助仰光政府培訓相關的專家,提升長期防災能力。
中國也可以向緬甸政府提供低息貸款或無償援助項目,協助該國重建公共設施,盡快恢復當地的民生與經濟。由於這次大地震的災民人數眾多,北京當局日後亦可以考慮派出醫療隊前赴緬甸,為當地人開展心理創傷疏導服務,通過一連串災後援助,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
近年全球天災頻繁,日本政府日前剛發表的報告,就估算南海海槽一旦發生大地震,可能會導致接近30萬日本人死亡。在天災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是這塊大陸的一分子,主體的一部分。
而中國作為亞洲大國,應該擔當起更大的責任,倡議亞洲各國合作,建立聯合援助機制,在各國發生天災時協調大家的力量救援。
戴慶成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