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港府架構重組 勿變政出多門-謝偉銓 立法會議員

202201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特首日前在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提出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建議,將現有的13局變成15局。筆者認同架構重組主要應有四個目的,第一是因應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加強或更加專注某些重要和優先的政策;第二是理順現有政策局與部門的工作量和分工;第三是優化不同政策或項目的統籌協調,避免政出多門和各自為政;第四、亦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政府整體的施政效能和效率,令香港發展與市民生活獲得切實、迅速的改善。
先談爭議相對較少的改組建議,增設「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將香港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並會繼續支持特區的旅遊業發展,加上疫情令港人愈來愈重視運動與健康、港隊在東奧取得佳績產生的刺激作用等,有關建議絕對值得支持,當然細節及成效尚要仔細審視。
其二是食物及衞生局與環境局的重新分工。食衞局負責的政策措施一向繁多,尤其是當前要應對新冠疫情、醫護人手不足及大規模的醫院發展計劃,改組為「醫務衞生局」以及專注醫療衞生工作,做法實屬合理。
相對而言,環境局過往的工作範圍較為狹窄,加上垃圾徵費計劃即將推行、食物安全問題日益重要,以及愈趨嚴重的野豬、鼠患等生態失衡問題,將環境衞生與食物安全工作轉交改組後的「環境及生態局」處理,也是順理成章。
其三是將民政事務局與創新及科技局,易名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與「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以反映政府對青年工作和再工業化的重視,亦普遍獲得社會各界認同。
對於今次改組的重頭戲,將現有的運輸及房屋局分拆為「運輸及物流局」與「房屋局」,其原意也相當合理。政府近年確立以「基建先行」的原則,推展「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願景」等大型發展計劃及強化跨境運輸,預計未來10至20年會有大量鐵路和道路等交通基建推出,再加上原有的塞車問題、泊車位不足問題、巴士服務及的士業的改革提升等,改由單一政策局負責可更為專注,加快、加強有關的政策制訂和執行。然而,分拆後的房屋局主要僅負責公營房屋政策,轄下只管理房屋署一個部門;反觀同樣負責為港人覓地建屋的發展局,需要同時處理土地供應、私樓發展、城市規劃、園境綠化、工務工程的統籌監督,以至打擊霸地、僭建及違反地契等執法工作,該局轄下有多達9個執行部門,兩者的分工似乎並不相稱。
筆者代表的建測規園業界尤其擔心,當運房局一拆為二、當13個政策局增加至15個,政府政出多門、各自為政的問題會否變得更為嚴重?業界將來會否需要再走多幾個局與部門,再通過更多程序、更長時間,才能完成一些發展項目所需的申請和審批呢?下周再跟大家討論跨局協調與成效指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