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美國與俄羅斯密鑼緊鼓地磋商俄烏停戰,特朗普信心滿滿地說,本周應能完成談判,白宮發言人更指本周有望終戰。但「被談判」的烏克蘭是戰是和都弄不清,全程被無視,歐洲亦繼續被冷落,特朗普與普京自導自演俄烏未來,不少分析都認為是福,但也不排除有禍在後頭。
按照特朗普自我陶醉的劇本,美俄完成第二輪談判後,俄烏停火的障礙應已移除。澤連斯基還在垂死掙扎,日前竟找上多名歐洲領導人,包括剛輸了大選的德國總理紹爾茨、波蘭總統杜達、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森、捷克總統帕維爾,他致電各人談的都是歐洲應自主,認為歐洲各國應支持共同利益,有關烏克蘭的和平談判,烏國必須參與;攸關歐洲安全問題的事宜,更該由歐洲各國共同探討和解決。
這些話不能簡單聽。澤氏最想說的可能是歐洲人的事應該歐洲人自行解決,但又明知踢不開美國大哥,所以他巧花心思說「歐洲的安全問題應由歐洲各國共同探討解決」、「歐洲必須用一個聲音說話」,想找歐洲同路人,可惜各國雖說會持續支持烏國,但美國都不理會歐洲,他們想做和事老也不夠格。
結果美俄一天比一天接觸緊密,歐洲國家領袖更被國際政治經驗淺薄的美國副總統萬斯當面直批,美歐關係如墮冰窟。現在只有特朗普是烏克蘭問題的當然發言人,他一會兒宣布與烏克蘭快將簽署礦產協議,一會兒又說美國正試圖收回用於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的資金。特氏一再掛在嘴上的利益,當然是烏克蘭逾半稀土那塊肥肉。
說到稀土,早前美國覬覦烏國稀土時,還有消息說美國或會以在烏國駐軍作交換利益,但歐洲傳媒最新消息是,礦產協議中根本沒有美方任何關於安全保障和投資的承諾。這一點不是早就知道的嗎?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戰事,便因為不希望烏國一旦加入北約後,邊境或有北約軍隊出入,怎會在打生打死3年後,讓美國來駐軍?所以,美俄談判,估計只有烏克蘭被掠奪,一個靠他國資金及武器打仗的國家,除了被割地、被魚肉,還能怎樣?
澤連斯基的現狀真的不妙,美國一副恨不得把他丟得遠遠的模樣,歐洲各國則只表面想理。聯合國大會剛召開關於烏克蘭局勢的會議,烏克蘭提出決議草案,即實現烏克蘭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決議案中有不少譴責俄羅斯的狠話,該決議草案以93票贊成、18票反對、65票棄權獲得通過,但反對的國家卻十分重量級。美國、俄羅斯、以色列和北韓都投反對票,中國則投了棄權票。美國這一反對票體現了它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大轉向。其後,美國在安理會同樣提出決議案,呼籲迅速結束俄烏衝突,注意,美國使用的字眼是衝突,而非拜登時期的侵略,決議案獲得通過。至此,澤連斯基再談甚麼辭職換烏克蘭加入北約,也只是笑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