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眉冷看 - 陳偉強 大學講師
增加新籠 增加新鳥

新聞觀看次數:16.4k
香港時間
03月25日(二)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一直有人吹噓,印度的製造業早晚會超越中國,但觀乎現實,卻完全不是這一回事。依照印度制訂的目標,到2022年,製造業要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5%,可是2022年早已過去,時至今日,該國製造業的GDP佔比,仍然只得13%,跟當初的目標相差十萬八千里。
反觀中國,製造業一直蓬勃發展,去年的貿易盈餘更接近一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的貢獻,都是來自內地廠家。繼電動車之後,一個碩大無朋的產業正急速崛起,將來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將是無可估量,這個就是機器人產業。有很多國家的居民,家家戶戶都擁有汽車,若干年後,說不定家家戶戶都會擁有機器人。
今年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安排機器人作舞蹈表演,其中更有拋手巾的環節,讓觀眾看得嘖嘖稱奇。但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一日千里,如今春季還未過去,機器人的技術已經大有捷進。最新出產的中國機器人可以打前空翻、側空翻,落地穩穩當當。有人做實驗,當機器人在前面走路時,人們從身後施襲,大力想將它踢倒,但它反應敏捷,輕輕一滑步,就能取得平衡,接着繼續穩步向前走。幸好當時機器人程式中,沒指示它向施襲者反擊,否則的話,嘻嘻!那施襲者就算不死,恐怕也得脫層皮。
未來的機器人用途很多,可以替你當傭工、保鏢甚至是孩子的補習老師,因此,它們很可能會成為家家必備的成員。目前的機器人製造業,中國遙遙領先,別說是印度,恐怕世界上任何國家,短期內都難以趕上來。過去中國製造業說要「騰籠換鳥」,但依我看來,也不一定要換鳥,未來的中國產業,只消增加新籠,也增加新鳥便行。
陳偉強其他文章: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