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特朗普亂揮關稅大棒,除了要向所有進口汽車徵收25%關稅,又透露有意向藥業公司徵收關稅,目的是促使藥廠返回美國生產,不再依賴其他國家供應藥物,「像新冠疫情期間一樣」。想得十分美滿,但用關稅脅迫手段,是否就能逼出美國製造業再次偉大?
眼看中國成為製造業大國,不僅自給自足,還可以供應產品到世界各地,愛財如命的特朗普恨得牙癢癢不難理解。但今時今日美國製造業之所以空心化,全是美國自己造成。近數十年美國提倡全球一體化,各國就着自己所長專注發展某些產業,互通有無。
美國銳意發展金融及科技產業,取代需要勞工密集、大量土地、污染度高的製造業,並透過不斷印鈔,輕易購買所需產品。享受了數十年價廉物美的一體化好處,如今回頭一看,竟見中國受惠於一體化成為世界工廠而心有不甘,於是又要到處索取利益。神又係美國,鬼又係美國,實在可笑。儘管特朗普聲稱,至今已有多個國家主動接觸他商討關稅協議,擺出人人都要向美國下跪的模樣,但實際是否如此,令人懷疑。大家看見的是,美國盟友激起極大反彈,各國皆揚言要對美國進行對等報復措施,沒有一國肯讓步。
1930年代的大蕭條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經濟危機,其產生的股市動盪與金融恐慌、企業與銀行破產倒閉風潮、底層民眾失業潮、財富縮水與生產力破壞效應等,對全球造成極大破壞力,而大蕭條正是源於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當時美國率先發動貿易戰,大幅提高關稅稅率,進一步擴大了貿易保護產品與產業範圍,跟現在何其相似乃爾。外界愈來愈擔心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看來擔心也沒用,皆因成真的機會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