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 - 陳文鴻 研究院院長
棄歐美重亞

新聞觀看次數:24.6k
香港時間
04月07日(一)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率先反擊美國,加進口關稅34%,以及限制稀土出口等,顯然是不惜一戰。特朗普相信會增加對華關稅以作還擊,若不如此,他怎樣應對其他國家的反抗?美國對華關稅現達54%,再加便會在70%或以上,逼華對美脫鈎。中國亦不會坐視,或許會對美國某些類別產品實施等同禁止進口的高關稅。雙方都礙於內外政治,不會讓步,後果會怎樣?是由貿易戰演變成金融戰、冷戰,以至代理人的熱戰嗎?
身為商人,特朗普知道與中國開戰難勝,但不與中國戰,則他在國內外的政治支持便會大跌,這將是對特朗普政權的最大考驗。中國的堅持對等反擊,不僅維護國家利益,更且是把特朗普政權、美國的霸權主義推到生死邊緣。以中國的一動而牽動美國與世界的變局,反映中國的全球戰略重要性。此役即使中國未能拖垮特朗普政權,在國際上的影響便已大大擴張,足以帶動全球抗拒美國霸權,如中俄方面所說,帶領全球多極化發展。
中國的戰略,一是堅持對等回擊美國;二是開放市場,建立更大的貿易圈子,以抵銷美國的排斥與制裁。同時以中國的市場,吸納其他受美國打擊國家的出口,協助它們變更貿易結構,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也削弱美國的海外貿易關係,使特朗普自食其果,自困於已難再工業化的生產體系與市場之內。中國要開展對美國的反圍困和制裁,對窮國開放市場取消關稅,便是發展的方向,並可逐步擴大自由貿易範圍,形成美國關稅堡壘以外的自由貿易聯盟市場。窮國以外,中國還可與俄羅斯及其歐亞經濟共同體,實施雙邊自由貿易,同時與中國經濟關係最密切、也受美國加關稅最多的東南亞國家,深化已有的自由貿易協議。對俄羅斯是從政治軍事的合作,擴大至經濟共同體的發展;對東盟則是從經濟入手,從而可合作抗拒美國的政經攻擊。此外,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人口眾多,發展尚欠,若能在美國關稅排斥之際,中國與之有關稅貿易互惠,將是中國經濟最大可開發的腹地。
中國聯同俄羅斯、東南亞與南亞便處於不敗。相比南美、歐洲,發展能力更大,中國棄歐美重亞洲,或許便是特朗普對華的最大貢獻。
關稅戰不僅涉及貿易、經濟,以至美國的外交戰略,若在國際上藉此合縱連橫,更可改變全球政治大局。
陳文鴻其他文章: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