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美貿易戰打到這個地步,雙方貿易往來基本上已經停頓,繼續加碼已沒有任何意義,不過是數字遊戲而已,所以中方將對美關稅增至對等的125%,應該是最後一次了,接下來不管美方如何作妖,中方都不予理會,除非美方使用其他陰招,中方自有應對之策。特朗普猶自我感覺良好,聲稱中方必須先讓步才會舉行談判,說明他狂妄無知,根本不了解中國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社交平台引用一段毛澤東在抗美援朝時的講話,以示中方的決心:「時間要打多久,我想我們不要做決定。過去是由杜魯門,以後是艾森豪威爾,或者美國將來的甚麼總統,由他們去決定。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這就是中國人的底氣,當年不可一世的美軍尚且乖乖坐到談判桌上,今天特朗普以為揮舞關稅大棒就能令中方屈服,未免太天真。其前輩們做不到的事,他更休想做得到。
特朗普一向自高自大,以為貿易戰美國必勝,所以肆無忌憚。其實正如經濟學家指出,在這場世紀博弈中,中國才是佔據主動性的一方。道理很簡單,白宮在沒有調整好美國的供應鏈之前,就貿然對中國發動關稅大戰,相當於在戰場上己方還沒有裝備武器的情況下,就向對方發起進攻,這無疑是自殺。特朗普以為自己表現很強硬,實際上是把美國經濟的生死交給中方。
老美最大誤判是,以為從中國進口和消費的東西愈多,美國在貿易戰中就愈有主動性。其實雙方之間巨大的貿易逆差已說明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需求,遠大於中國對美國產品的需求。從藥品離不開的基本原材料,到家電和汽車用的半導體,再到軍工生產需要的重要礦產,以及絕大多數日常生活用品,美國都嚴重依賴中國,脫鈎斷鏈對誰影響最大,難道還需要爭辯?
特朗普也許並非真的想脫鈎,而是企圖以關稅為武器將中方逼上談判桌,但顯然打錯算盤。中方不是不願談判,只是美方必須先拿出誠意,因為這場貿易戰是其單方面挑起,當然應由其承擔責任。如果美方不急於談判,中方更無所謂,不妨看看誰能堅持到最後。論綜合實力,美國也許佔優;論經濟韌性和耐力,中國當仁不讓。如果華盛頓還在等待北京來電,還是死了這條心吧,這些年只見美方不斷主動要求溝通對話,何曾見過中方妥協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