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六四反思-陳文鴻 研究所所長

202206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每年六四總是牽動人心。香港在國安法頒布之後,六四再不會成為政治宣傳、政治操弄的工具和藉口。六四真相,掃除別有用心的扭曲與謊言,也大致可知。
六四開始時是反通脹、反領導層的貪腐,但在發展過程裏滲透着多重因素:一是政治派系之爭。陳子明、王軍濤領導王丹的北京學生示威,背後有着為胡耀邦翻案的企圖。二是政治過渡。趙紫陽因主政失誤,將會下台,接替他的安排便產生出不少不確定性因素。三是外國介入。美國早已介入,但還未有顏色革命的方案,介入只是支持個別中國人物作為政治異議者。四是香港介入。香港大量資金運往示威群眾,香港記者放棄中立,投身運動。他們的支持使示威可以持續,吸引更多北京內外的人參加。香港資金也使廣場的學生領導起哄爭權,使示威趨於非理性。五是北京社會的暴民,在軍警入城維持秩序時進行襲擊,並殺死軍警,致政府被迫從和平解決的方法改為武力鎮壓。廣場沒有衝突,但廣場以外,北京出現市民暴動,內外一起導致六四的悲劇。
中央的鎮壓是迫於無奈,若不如此,動亂會演變,讓各方勢力將之擴大成對政府、政權的挑戰,破壞社會穩定與團結。在六四拘捕開始,因事態不明,被定位為反革命性質。但到9月調查大致完結,性質便改變,最後定為中性的政治風波,涉及者除刑事案外,都從輕處理。一方面強制禁止,另一方面在調查基礎上按法律黨章處理,除嚴重犯者,基本上是從輕處理,一場觸及政權的政治風暴便平抑。這是中國的運氣,也顯示中共的能量。
不過,六四始自反通脹、反貪腐,其後中國的發展克服了通脹,提升了經濟與人民民生,可是阻止不了貪腐。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經歷了20多年的大貪腐,幾乎亡黨亡國,幸而中共還是不忘初心,把黨內和政府、社會的大貪腐潮壓制下來,才可以有今天的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
六四事件錯綜複雜,有許多偶然性,30年後回顧應從真相出發,認真地了解六四以及其後的中國發展,吸取教訓,教育國人。至於香港,六四之成悲劇,港人的盲目支持和參與有一定的責任。香港與內地不可分割,但這是骨肉之情,不是帶着反共反中的政治偏見。從六四到香港黑暴的顏色革命,港人好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