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第一次開戰的對象,是也門胡塞武裝組織,後者是也門內戰中要求獨立的地方政府。美國發動戰爭是屬總統特權,抑或要國會授權,在特朗普之前,當民主、共和兩黨分掌政權,往往是爭論點。但今次,一是美國不承認胡塞政權為主權政府;二是現時共和黨一黨獨大,行政與立法、司法權都集中,民主黨無力抗衡。特朗普可以用總統命令發動戰爭,襲擊胡塞武裝只是小試牛刀,他有可能在今後4年任期內發動其他戰爭,不受制約。
美國炸也門,亦出動地面部隊入侵,侵襲的方式近似以色列在加薩採取的行動。美國沒有佔領也門的企圖,目的在破壞與殺傷,連續轟炸加有限的地面進攻,以及對當地的全面封鎖、全面制裁,可是效果大不如以軍之於加薩。一是也門地廣人稀,經濟落後,可炸的有限,破壞作用也有限。農牧社會,缺乏工業基礎,社會經濟條件落後,美軍難集中破壞。二是美國缺乏當地情報,攻擊都是無的放矢,擊不中胡塞的導彈等關鍵設施,徒浪費彈藥。正因缺乏當地情報,地面進攻也只是顯示實力,沒有實效,且不敢久留。
美國與胡塞之戰是全球最大經濟與全球最窮經濟之爭,胡塞已與沙特阿拉伯有10年戰爭,以落後的經濟、軍備,面對美國先進裝備的沙特聯軍,不單止不敗,且打至沙特放棄戰鬥,恃的是軍民的士氣,以及善用伊朗的支援,便能在紅海與美國對峙,迫使美國與之一戰。但美國一如沙特,可以戰勝胡塞嗎?
其中關鍵的是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胡塞的抗戰成本極低,但若擊中美軍航空母艦或其他軍艦,有所死傷,美國便是戰敗。胡塞不惜死,美軍怕死傷,這個不相稱的底線,便抵銷了美國與胡塞不相稱的武力優劣,實際優勢可能便在於胡塞。美國與以色列沒法像對付哈馬斯和真主黨般,使用斬首行動,胡塞的戰鬥力便可保持。
胡塞不需要把以色列和美國打敗,只需保持打擊能力,美以受擾要作出防衞,便足以牽制它們。一是對以色列海運進口的打擊,包括對港口以外以色列船隻的打擊,現在還加上美國艦船。紅海危險,印度洋附近亦不安全,胡塞保持對航道以及以色列南部的襲擊能力,對美以都會構成頗大的成本和風險。一旦胡塞得伊朗全力支援,來自胡塞的威脅與風險將更大。